《如何讓孩子自動自發閱讀?》

  • Posted on 2022-02-25 08:00:00
  • 親子園地
  • By 候用校長 顏安秀(本文為作者無償提供)

我們家常有這樣的對話:
「你要不要拿本書來媽咪旁邊坐,我們一起看?」這是我常對可樂果妹妹說的一句話。
「我可以不要看書嗎?我想要畫畫。」大字還不識幾個的她很常這樣回答我。
「但媽咪想跟你一起看書耶,等一下媽媽去忙時,你再畫畫好嗎?」不放棄的再邀請一次,還好可樂果妹很貼心,幾乎不會拒絕媽媽。
我想陪可樂果妹看書、我也想讓她陪媽媽看書、我更想讓孩子養成習慣,閱讀,是家裡很看重的一件事。

「看書」跟「陪伴」,在幼年閱讀,幾乎是綁在一起的。「靜下心來」,在紙本上進行讀、理解、吸收,是很忙碌、很複雜的大腦活動。尤其在3C活動過於輕易取得的現代,「閱讀」,變成一件需要花上時間特別呵護的事。

「看書」、「有耐性看書」、「覺得看書有趣」、「想要自己去看書」,每一個都是不一樣的挑戰,層次愈來愈高、也愈來愈困難,絕對不是遞給沒有豐富閱讀經驗的孩子一本書,他就可以自主完成的事。

自動自發閱讀的關鍵,是模仿父母

在臉書粉專寫作以來,常接到許多媽媽來訊,討論關於閱讀的問題。

或許是問有沒有推薦的書單、或許是問怎麼引起孩子的閱讀興趣,以及滿多媽媽在問,如何讓孩子自動自發去看書?

我們試問自己,什麼事會讓我們甘願暫時不滑手機、或是離開追劇的鬆軟被窩呢?那一定是很喜歡的事。喜歡到,不惜投注時間精力甚至金錢,「自動自發」去做。

所以如果要讓孩子「自動自發」閱讀,那就讓他發自內心,自己喜歡這件事。

那怎麼讓孩子打從心裡的喜歡閱讀呢?環境、方法、典範,缺一不可。

除了為孩子提供「有書本的環境」、「有趣的故事」外,很多父母也會去學怎麼說故事、怎麼引導孩子喜歡閱讀的種種方法;但不可忘記的,我們必須為孩子提供「想模仿的身影」。
這意思是說,當父母手機不離手、眼睛不離劇,卻又期待孩子抱著書本,享受當中的黃金屋,這是對孩子的苛求,也是不切實際的期待。

帶著孩子逛書店,告訴他,這裡(書店)是爸爸媽媽很喜歡的地方喔。指指家裡的書架空間,說「這一格以後專屬於你喔,你喜歡的書都可以拿來放這裡,媽媽的書在你旁邊那一格。」父母看書時,拍拍旁邊的座位,輕聲說:「拿本你喜歡的書來坐媽媽旁邊。」

孩子都是靠著模仿大人長大的,爸媽每一句關於閱讀、書本的話語,會傳遞到孩子心裡:「閱讀,真的是一件好棒的事,因為爸媽都在做了。」

父母挑書、買書、讀書、談書,這些父母跟書親近的畫面,都會成為一幅幅影像,留存在孩子的腦海。更甚者,父母環抱著他一起讀著書、說著故事的溫暖,也會種在孩子的心裡,成為他對閱讀的印象。

全家大小,都和書當朋友

「書」不等於「學校的功課」,或另一件「作業」。它如何存在於孩子單純單薄的世界觀裡,端看父母賦予「書」和「閱讀」什麼樣的角色:書,如果是父母的朋友、這個家的朋友,自然也很容易成為孩子的朋友。

但若哪一天,書也成了孩子的朋友,他可能會反過來,「督促」爸媽好好讀書呢!

就像現在水果姊最愛消遣我:「媽咪你買了這麼多書,到底有沒有看啊?」

換成我抓抓頭不好意思的說:「唉呀,讀書速度比不上買書速度呀,你不知道有一種症頭就是書買來就以為讀完了嗎?」

水果姊會用又好氣又好笑的表情「糾正」我:「媽咪你這樣不行啦,要認真一點。」

當年是我哄著她:「這本書很好看,滿緊張刺激的,你要不要等等出門帶這本,等餐時可以看一下?」

現在是換她催著我:「媽咪這本書超好看,你趕快看,我想跟你討論。」

讓孩子「自動自發」愛上閱讀,沒有他法,我們做給孩子看、陪著他一再一再練習「自動自發」的閱讀,就是了。

閱讀力,未來重要的能力

讓孩子重視閱讀,絕對不是為了符應108新課綱下,大量跨領域的素養考題。雖然說要在各科考試中占有優勢,閱讀是個好工具,但那只是閱讀的一個功能而已。

而具備閱讀的「能力」:包括收集、分類、判讀,與篩選資訊,這會是未來優秀人才必備的特質。

如果作為滋養與豐潤生命,愉悅及滿足自我,閱讀是位一生相伴的好友。

父母能給孩子的,其實有限;但做為伙伴、引導、激勵與安慰,閱讀可以兼任這些角色與力量。這是我們做為父母,把閱讀的愛與能力送給孩子的禮物。

作者簡介
候用校長 顏安秀(本文為作者無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