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的教與學~以國小自然團為例

  • Posted on 2022-04-25 08:00:00
  • 封面話題
  • By 國小自然輔導團輔導員 陳冠蓉

壹、前言

2021年的學校教育-「線上教學」是多數教育工作者共同的深刻回憶。由於COVID-19-新型冠狀病毒導致的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從2019年中國湖北武漢市不明原因肺炎群聚開始,隨後迅速向世界各地擴散,演變為難以控制的世界疫情。當時,為了控制疫情,教育部宣布自110年5月19日起至110年5月28日全國各級學校停止到校上課,這是台灣各級學校第一次停課,隨後因應疫情的升溫,該學年自110年5月19日起至110年6月30日止皆以「線上教學」的方式進行各級學校的課程與教學。

本文主要試圖從後疫情時期的角度,探討線上教學的策略與方法,及其與學習者能力的關連;同時,亦透過國小自然輔導團的線上教學經驗供教師參考,自發性的透過研習增能,以提升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文末,認為後疫情時期應充分熟悉實體課程與線上課程的交錯應用,無論是非同步教學、數位學習等各種教學方法,透過混合式教學及師生互動的教學技巧的相互搭配,使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更具成效。

貳、線上教學的策略與方法

教育部為因應嚴重新冠疫情,於2020年2月5日先後以通報、通函的方式要求大專院校盡速啟動安心就學措施。因此,各級學校為降低師生風險,同時兼顧教師授課品質及學生學習成效,多自發性成立遠距教學小組、線上教學小組等不同教師線上教學學習社群。時至2021年5月,教育部宣布為配合國家衛生指揮中心指示防疫優先、避免非必要移動,各級學校停課不停學,全面啟動線上教學方式。

一、重視學習者學習的歷程

回顧過去的課程學習方式,主要分為「實體課程」與「線上課程」二種,但學習者在學校無可選擇的只能以實體課程的方式進行學習。如今因為疫情,線上課程突然成為唯一的教學模式。近年來因為網紅、網課的興起熱潮,主打多元課程與彈性學習的線上課程,吸引越來越多的學習者主動參與。

以磨課師(MOOCs)課程為例,源起加拿大籍的數位學習學者Stephen Downes與George Siemens於2008年提出「大規模開放式課程」(MOOC,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一詞,初始概念在於它能讓全球各地自學者都能修習到頂尖大學的線上課程,這個概念的前提在於由各領域的專家、教師與教學設計師合作編製出高成本且多元化的數位教材與評量內容,再將其彙整置於功能強大的網站平台中,是以開放與免費的形式提供大眾修習優質的線上課程。經由5至10分鐘小單元的分段影片課程,在段落間配合即時線上討論與回饋、線上同儕合作學習與討論、虛擬線上實驗及線上練習與評量的課程(中央大學磨課師,2022;輔英科技大學吳大猷紀念圖書館,2022)。

湯志民(2019)研究指出虛擬學校、空中大學從實體校園中快速延伸,對中小學也逐漸顯現革命性的發展趨向。諸多科技促使校園建築與設施更具人性、高效、便利和智慧化,因此運用課室直播技術,讓虛(線上教室)、實(實體課室)相應互動且融合,是未來智慧校園的方向。透過直播工具,可以讓對課程主題有興趣的線上參與者與實體學生即時互動,增加其持續參與的興趣及意願。直播亦對參與者的社交行為產生了巨大影響,透過直播中的獎勵系統和群聊系統,提高更深層次的互動管道將能吸引直播觀看者的黏著度(Lu, Xia, Heo, & Wigdor, 2018)。無論是虛擬課程、直播課程、線上課程等,任何打破傳統實體課程的方式,只要運用得當,皆能讓學習者擺脫學校空間限制,獲取更好的教學互動與多元化教材(Huang & Hong, 2017)。

簡言之,線上教學的方式需考量學習者的能力,並以學習者為主體,經由短時間、精準、有效教學的方式,提供不同學習者不同層次的課程,使學習者在學習的歷程透過學習激發自己的學習興趣及學習能力。因此,教師在進行線上課程的教案設計時,掌握有效教學及關鍵問題對於線上教學將具有關鍵的成效。

二、提升學習者的自主能力

然而在線上教學的現場中,學生很容易對著電腦發呆或分心,因此提升學習者的自主能力便顯得更為重要。建議教師在課前的準備中,可以透過簡短的教學影片,輔以測驗及作業,在教學的歷程中安排教學與學習的互動,掌握學習者的成效(中央大學磨課師,2022;輔英科技大學吳大猷紀念圖書館,2022)。傳統的高等教育領域裡,學習和社群媒體是完全沒有關聯的,教學只能在教室裡發生。但社群媒體風行的現在,善用社群媒體的宣傳及互動功能,可以透過數位的運用在正式和非正式學習之間架起橋樑(Greenhow & Lewin, 2016)。將社群整合至正式課堂裡,結合正式和非正式學習,透過社群、影音、討論等新興科技的學習技巧。

當然,許多家長對於線上教學的成效持著懷疑的看法,也擔心每日照表操課的線上教學將對學生的視力產生顯著的不良影響。為解決家長的疑慮,教育部於2021年5月28日函文明示線上課程以佔每節課二分之一為原則。函文頒布的當下,原來一節課40分鐘的教學時間,可能需濃縮為20分鐘的課程,造成線上教學的時間被壓縮,導致線上課程的內容勢必更為精實。越來越多的教師透過以電子白板或手寫觸控螢幕取代傳統數位講桌,並導入無線投影功能。以錄製方式準備線上課程,提供學生依自己的學習速度學習。無論以桌面分享教學的方式、預先錄製等方式,都可以使教師教學的教材加以留存。經過了疫情時期的線上教學,不難發現新世代的學生對線上課程有很高的適應力。當然,在後疫情時期,教師如何主導線上課程的規畫及教學節奏,以便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性的學習更顯得相對重要。

參、以國小自然線上課程與教學為例

一、國小自然團面對線上課程的增能

以國小自然輔導團為例,本團在面臨突如其來的線上課程時,首先召開臨時團務會議,在會中,團員先討論出自然課線上課程的問題,以實驗課程為例,提出以下問題供團員思考:「如何在學生的面前進行實驗?實驗前的準備?哪些實驗是學生在家中可以做的?實驗的注意事項為何?」;其次,思考國小自然課程的本質-「探究性思考」,團員仍需透過共備去聚焦討論共通性的「探究性提問」;第三,線上課程時,個人發表仍可順利進行,但如何進行小組討論?學生間的相互學習如何進行?以及最後,以輔導團的身分,自然團可以作哪些線上教學供其它教師參考。綜合以上的問題,在停課不停學期間,自然團選定了三項短期增能任務-線上教學策略(教師場)、線上教學實驗(學生及家長場)、教師學習社群。

二、線上課程的短期增能任務

(一) 線上教學策略(教師場)

本團在討論自然課可操作的線上教學模式時,第一個想法即刻浮現-克服線上實驗,擺脫電子書提供的實驗教學影片,我們希望帶給孩子自身實驗的經驗。但是停課來得又急又快,在選擇課程實驗時,首先也需過濾哪些實驗器材是學生家中易取得的?或是哪些實驗在家中由學生操作是沒有風險的?當前述二個因素皆能掌握時,才列為學生可在家操作的實驗,其它的實驗則由教師在線上課程中,透過鏡頭及教師提問演示給學生觀看。
在本次的線上課程的短期增能任務中,自然團設定的目標是讓多數的教師認識線上課可使用的軟體、擴充功能,透過不同的教學工具的介紹,讓教師更具備線上教學知能,避免全程使用講述式電子書教學,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

照片說明:團員分享線上教學時,除了Google Meet的工具,也可以使用Google擴充功能的小白板進行分組討論學習與教學。 照片說明:團員分享線上教學除了教師教學外,可透逜不同學習網站設立學習任務,學生亦可在不同的任務中達成個人的學習目標。

(二) 線上教學實驗(學生及家長場)

針對線上教學實驗,自然團期待呈現教師如何在鏡頭的一端操作有趣的課程實驗。畢竟在教師線上課的經驗中,不難發現除了學生在線上會議室進行學習之外,許多家長也可能同時在家中的場域裡同步聽課,我們期待透過師、生、親共學的方式,讓更多的家長瞭解停課不停學的目的與宗旨,經由自然團親身的教學實驗分享,讓更多的學生、家長、第一線教師有機會可以從團員的線上教學實驗中,找出自己線上教學的模式。

照片說明:團員分享有趣的自然實驗,在教學歷程中透過教師提問與學生操作,讓線上實驗課變得有趣。 照片說明:透過日常生活中可見的現象,讓學生瞭解到停課不停學,生活中處處是科學。

(三)教師學習社群

If you want to go fast, go alone, if you want to go far, go together. ~非洲俗諺

Kindler(2017)指出「實踐社群」指的是一群有共同興趣的人,願意聆聽彼此的經驗,朝共同的目標邁進。因此,實踐社群的主題不限,形式不拘,只要有心接納成員不同的意見與經驗分享,就能成就多元的合作模式,發展一段同儕相互支援的情誼(引自梁嘉惠,2017)。教學現場總是隨著時代的需求不斷出現新的教學方法與策略,找一群志同道合的教師伙伴成立相互支持的教師學習社群,將能一起面對教育現場的變革。在自然團的團務運作中,我們透過團務會議,說出彼此目前遭遇的現場問題,提出各自的觀點,在討論與對話中釐清問題,也在每次的分區研習中傾聽各校教師的教學問題,回到團務會議針對帶回的問題再討論,並在下次的分區研習中再分享,如同不斷修正的行動策略一般,以教師學習社群的方式解決問題、精進教學。

照片說明:透過日常生活中可見的現象,讓學生瞭解到停課不停學,生活中處處是科學。照片說明:透過分區研習瞭解教師教學現場的問題。 照片說明:經由團務會議中,討論問題、釐清看法。

 

照片說明:教師在學習社群中共同備課。 照片說明:經由增能研習中,將新的知能帶回團內討論。

肆、結語與展望

「與疫情共存」已是現階段政府與民間的共識,但對承載教育的學校而言,滿足當前各種學習需求,多元的教學已經是不可迴避的現實。不侷限單一的教學方法,從容應用實體課、線上課的各種方式,當教師教學以複合教學的方式呈現時,學生們在任何場域學習,將更有收穫 (Raes, Vanneste, Pieters, Windey, Van Den Noortgate, & Depaepe, 2020)。疫情時代,我們共同經歷了線上教學;後疫情時代,面對疫情時代時,我們倉促準備的線上課程,如何端出更符合教師教學理念及學生學習方式的線上課,將是一門大學問。
唯獨現代教師面對的是新世代的學子,「互動」仍是實體課程與線上課程唯一不變的教學法門。無論實體課程或是線上課程,在備課時,教師仍需規劃好關鍵提問、探究問題,讓教師的課程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相互連結,善用互動問題、即時測驗,使學生保持專注力,增加學生對課程的參與度,提升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的實質效益。

參考文獻

湯志民(2019)。智慧校園(Smart Campus)的理念與推展。學校行政,121,125-140。

梁嘉惠 (2017)。互助共學的教師實踐社群。資料檢索:https://ctld.ntnu.edu.tw/%E6%95%99%E7%99%BC%E9%9B%BB%E5%AD%90%E5%A0%B1/6793。

Greenhow, C., & Lewin, C. (2016). Social media and education: reconceptualizing the boundaries of formal and informal learning. Learning, Media and Technology, 41(1), 6-30. Retrieved from https://doi.org/10.1080/17439884.2015.1064954

Huang, X., & Hong, W. (2017). Live Streaming Teaching Applied in Real English Classroom. DEStech Transactions on Social Science, Education and Human Science, aems. Retrieved from https://doi.org/10.12783/dtssehs/aems2017/8278

Lu, Z., Xia, H., Heo, S., & Wigdor, D. (2018). You watch, you give, and you engage: A study of live streaming practices in China. In Regan M., Mark H.(Eds.), CHI '18: Proceedings of the 2018 CHI Conference on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s (pp.1-13). NY: 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 Retrieved from https://doi.org/10.1145/3173574.3174040

Raes, A., Vanneste, P., Pieters, M., Windey, I., Van Den Noortgate, W., & Depaepe, F. (2020).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in the hybrid virtual classroom: An investigation of students’ engagement and the effect of quizzes. Computers and Education, 143, 103682. Retrieved from https://doi.org/10.1016/j.compedu.2019.103682

作者簡介
國小自然輔導團輔導員 陳冠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