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化下高等教育之調整初探

  • Posted on 2022-05-25 08:00:00
  • 基隆教育話題
  • By 東華大學教育行政與管理學系副教授 蘇鈺楠

在少子化的浪潮衝擊下,過往許多學者都指出危機便是轉機,以此進行教育品質的提升,有效強化教育機能和對外拓展生員,都是少子化下亟待進行的改變,總總論述都指向教育必須更朝向「精緻化」。針對精緻教育,吳清基(1990)曾指出,其有卓越性、績效性、科技性與創新性四個特徵,面對少子化將創新性改為國際性,筆者以下茲以此四個特徵做為方向,分析高等教育可以進行之調整初探。

 

一、卓越性

面對少子化的浪潮,預計會有三分之一的大專院校受到影響,也因此有很多的呼聲提出要提高教育品質,然而高等教育比起初等教育,教育品質的提升除了師生比之外,由於高等教育階段,學生的學科能力表現與性向比起初等教育已經更明確和定型,所以專業化的追求是品質提升的關鍵。

然而在目前的高等教育思維裡,卓越性仍然和研究表現難以脫鉤,這部分會造成兩個問題:

(一)教師追求研究的卓越,但學生的學術性向不足

大學過往一直有目標應該放在專業學術培育還是職業訓練的討論,以目前臺灣大學入學的情形來看,學生皆有機會進入大學就讀,招生對象的擴大下,很顯然地有許多學生並非偏學術性向,而是偏職業實用取向,如果大學的發展和要求策略忽視這一塊,仍然要求教師以研究為主,和學生性向上不符;然而在現行大學對研究的重視下,不論師資的篩選、升等、計畫都是研究導向,如此所選出來的師資自然是研究專業而不一定是能職業實用取向的,這種師資課程和學生需求的落差,在人力資源發展的角度來看,是浪費的,因此大學在研究型、教學型的分類上,可加速進行,對於教師升等的需求,也不適宜只偏頗地僅以研究表現為主要依歸。

(二)教師個人能力偏向實務操作,但被迫為研究而研究

除了學生的職業實用取向,雖然目前大學教師以博士學位獲得者為主,過往的訓練也是以學術訓練取向為主,但不諱言的,仍有一些教師在進入職場後,發現自己的研究性向或能力不足,但在教學或實務取向上比較高,針對這些老師,目前不論是升等制度或是教師評鑑制度,因為較偏向研究取向,所以對其仍不利。為了應付評鑑所做的研究,無法實質增進研究知識的進展,而多半以重複性或炒冷飯的方式進行,對研究領域或教師自身都是傷害,應該建立教學和實務取向的激勵機制,使大學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不會侷限於研究的單一路線上。

二、績效性

高等教育在教育品質上,如果從臺灣的大學教師發表文章能力來看,臺灣大學教師的學術能力是不錯的,然而如果從教學能力來看,因為教師普遍沒有受過師培的訓練,加上大學對研究的重視高於教學,所以這部分是可以加強的。目前對於教學的加強,可先從以下兩點進行:

(一)更重視教學評鑑分數

教學評鑑分數是目前最能真實呈現教學現場學生感受的評量面向,然而在目前的教學之中,還沒有被足夠的重視,有些聲音會以學生不了解真正的教學好壞,或是以師生關係的好壞、教師評量的嚴格與否影響到教學分數為由,否定教學評鑑分數,然而這些聲音都低估了學生自行的判斷能力,以教學本質的觀點來說,教學永遠不會只是教授學業知識而不管吸收方的程度或是吸收成效,好的教學者必須要能時時檢測與判斷學生的現況,另外也須針對學生的其他課業負擔來判斷目前課程的壓力要求是否適當。

許多教學評鑑分數低落的老師不一定是教學不認真的老師,但通常都是自以為目前教學方式進行正確,無法了解學習者心境和吸收情形,面對意見也不願意改變的老師;在一般行業的工作職場上,分析了解人的變因、環境變因、其他干擾變因都是完成其工作重要的分析項目,如果教學者只是自認為處在一個絕對權力的高點來要求學生,不去進行任何分析或是改變,那是對自身的教學工作不負責任,以教學者自己覺得輕鬆和習慣的方式來進行,根據教學的研究,這樣的教學成效永遠難以達致好的效果,也會具體地在教學評鑑分數上呈現。

(二)師資品質多樣化

在學歷導向的情況下,仍有許多大學在應聘時只重視學歷而非真實的能力,尤其過於偏重國外的學歷,然而國外學歷不全然代表研究與教學能力,國內的博士在研究發表與教學能力上並不一定比較差,這點需要在應聘的時候給予更客觀的評審標準,而非獨尊學歷,在應聘時排斥國內博士。

另外師資的多樣性須考量到大學的發展需求,此點須結合大學未來的發展特性與方向,近親繁殖必須被禁止,以選出更多元的師資和腦袋。很多時候,同一系所的教師同質性和背景相似性太高,會造成系所在開課上太過類似,許多課程必須輔聘兼任教師,形成開課的不穩定性。
除了研究上的考量,實務技能的教師也需要多加考慮,這點須配合前述的升等方式改革,形成多元升等後,讓實務型教師在大學的發展與被重視程度能被兼顧。

三、科技性

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高等教育機構多半已經嘗試過遠距教學的模式,然而其實在學習革命的浪潮下,充分利用科技,讓學習更彈性、多元、個人化本來就已經是趨勢,在少子化下,多利用科技來推展和招收外籍生是未來的利器。可汗學院已經為我們示範了未來教育可能的樣態,在招募外籍生上,雖然臺灣的大學都已有推行,尤其私立學校在這部分危機意識更高,更積極推展,然而在研究所的層級,如果要更積極地招攬外籍學生,可以考慮本籍師資短期進入招生國家授課,在短期但長時數的情況下,完成修課學分數,之後利用網路定期討論論文進度,並在論文計畫完成後,來臺灣完成最後的學位論文,類似如此的科技性教學模式,可以讓外籍生的學習模式更多元,來台就讀的意願也會更高。

另外科技也可協助教學品質的提升。過往的教學模式通常受限於課堂時間,在課堂講授時間結束後,學生的學習在沒有要求的情況下,無法有效率且深化的進行,但自從網路科技出現後,配合翻轉教育的理念,高等教育尤其適合使用翻轉教育,將每學期必要的課程內容以錄製好的形式讓學生先行學習,可以打破過往授課時間的限制,學生可重複聽課、作筆記,將學習更為個人與彈性化,到了實體課程時間,可以進行更深化的討論與問題解釋,或是進入小組在既有的課程知識下,以讀書會的方式創造出新的知識與討論。這種結合科技的方式可以有效解決學生在實體課時間不彈性缺席的問題,而更深化的實體課程時間,教師也可要求學生做出更深入的知識型報告,解決學生學習不積極的情形。畢竟過往的學習成果是教師針對學生,當學生懶散行事時,教師雖然會關心,但難以完全激發每個學生的學習動機,但在前述的翻轉教育裡,增加了同儕對自我的壓力,這種壓力更甚於教師所能給予的學習動機,更符合大學生的內心世界動機。

四、國際性

面對少子化的浪潮,招收更多的境外生勢必是高等教育機構希望發展的方向,在這部分,臺灣可強調其中文學習的優勢,尤其是在繁體字的學習上;臺灣的高等教育,正如同前述,由於研究能力表現佳,在亞洲區招生仍是有一定的優勢,在外籍生招生上,如果多花心力在亞洲區,將會比歐美區有更大的效益,另外相對低廉的物價水平,在招生發展中國家時,也會有其利基;另外,部分科系已經開始有國際組,也就是全英授課的機制,這部分也待大學端開授更多的課程。 

 

參考文獻

吳清基(1990)。精緻教育的理念。臺北市:師大書苑。
 

作者簡介
東華大學教育行政與管理學系副教授 蘇鈺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