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力校園-用不一樣的建築辦教育

  • Posted on 2022-11-25 08:00:00
  • 封面話題
  • By 基隆市七堵國小教師兼總務主任陳冠蓉

壹、美力校園,Ready Go!!

近年來,基隆市政府打造幸福城市風貌,推動以城市設計為齒輪,轉動都市量能,並自教育場域出發,打造優質的學校環境,規劃三階段的「美力校園運動計畫」,將過去傳統的學校建築注入翻轉的新量能,透過學校校園整體規劃配合倡議之城市美學,打造美感的校園建築。經由對談、激盪的過程,以城市設計能量改造校園空間,投入25.9億元的經費,改善16所校園的建築,經由事前的設計及規畫作業,使得近年落成的校舍都與以往不同(臺灣好新聞,2020)。教育部(2019)提出美感與創新課程教育計畫,認為美感教育是多元的人文教育,透過從生活的潛移默化,使學生發現、探索、體驗的歷程,從人與自己、人與社區/社會/社群,以及人與自然生態環境的互動中培 養「發覺美」、「探索美」、「感受美」、「認識美」及「實踐美」的知能,進而讓學生產生能信心而應用於生活之中。美感素養是國家的競爭力,是創造力的泉源,故美感的培養應從幼扎根,以學生為主體,學校課程教學為核心,開啟美與人文的內涵,並以生活美感為主要範疇,包括校園空間美感的體驗與創造等,以增進學生對生活周遭的理解與審美判斷力。因此,學校裡的建築不單單只是教育活動的場域,除了改善物理環境的建築設計之外,更應使得讓學校的建築與學生的學習產生有意義性的互動,如此一來,校園建築即能朝向美感教育的走向,將使校園建築更具創造性、開放性與融合性的教育意義。

0101 0102

貳、校園與建築的對話

建築不是一件封閉的事,而是一種生活的方式;我們無可避免的生活在建築物裡,甚至走到任何一個陌生的地點,第一個看見的就是當地的建築。20世紀著名的建築師柯比意(Le Corbusier)認為,建築是居住的機器,孕育情感的機器(House is the machine for living, a machine for producing emotions)。建築師密斯.凡德羅(Ludwig Mies van der Rohe)的名言,簡約的豐饒,上帝存在於細部之中(Less is more)。建築師路易.康(Louis Kahn)寫到,建築是深思熟慮的空間創造過程(Architecture is the thoughtful making of space)。大多數的建築物純粹是為了使用機能而建造,但透過人類追求視覺美感的天性,讓建築物具有美的特質,符合力學原理,自然產生的穩定感;有些是因使用地域性自然材料,與環境相融形成的和諧;或經由設計師或使用者巧思美化的建築物,就被稱為建築(張瓊慧,2014)。 

建築(Architecture)是人類藉由創造的想像力,或模仿自然的型態,對居住環境進行改善而建築的人造物,因此建築深具生活美學的意義或特徵。臺灣在九二一地震之後出現了新校園運動,面對過去校園建築的問題,開始有學者摒棄過去改建校舍時,經常出現老背少的建築情況,取而代之的新校園運動,重視的是建築與教育環境的對話。新竹環境景觀總顧問徐昌志以自身經驗分享在新竹進行新校園運動時,曾辦理了三次的工作營,探討校園內需要什麼以及原先的校園規劃或校舍模組可以如何調整;並且主張三十年前的教育方式與現在不同,因此以前的校園規劃也不會適用於現在,更歸納出「教育翻轉與空間變革」、「校園環境的重新思索」以及「自然環境的對應」三大價值觀,用來檢討目前的校園與價值觀之間的關係(欣傳媒,2021)。

首先是「教育翻轉與空間變革」的價值觀,以水牛建築師事務所設計的華德福小學介紹,其特別的部分是教育理念以自然當作學習的目標,空間規劃出戶外晨圈空間、學習角,可以形成空間串聯的關係,讓教室旁就可以連接到戶外空間;室內為高低年級學生設計了閣樓空間與閱讀角,能連結空間更多了層次。其次是「校園環境的重新思索」的價值觀,分享育賢國中在育英樓以及其他棟校舍拆除時,面臨與周邊環境的分離,以及人車無法分道等問題。張樞建築師提出校舍與跑道置換位置,解放緊湊的校舍與陰暗零碎的中庭,使空間更好利用。更拆了原先的圍牆,且設計出一圈通學步道,讓周遭社區共同使用美好的校園空間。另一個也由張樞建築師設計的案例成德高中,原先校園入口是一個坡地,進入校園直接面對一整排校舍建築,側排建築更經過4、5次的堆疊,如今耐震檢驗不符合標準。建築師提出L形量體的設計想法,並置入一個圖書館與校門口警衛室形成連結,更在入口意象上形成了很大的改變。第三則是「自然環境的對應」價值觀,以關埔國小為例,由於希望人與自然相處在一起,因此設計寬大的廊道連結大自然與室內,形成不一樣的對話關係。而三民國小的大屋頂不僅引入光線,讓小朋友除了室內之外,半戶外也成為很好的學習場所,跨越只待在教室中的單一教學方式,大屋頂可以避面淋雨,卻可以得帶一部分自然環境的滋養。林柏陽建築師還特別加入巧思,設計了導光板,除了遮雨外還得以讓光線漫射入走廊空間,更讓下雨時窗戶可以打開,形成空氣對流(欣傳媒,2021)。

參、用不一樣的建築辦教育

過去學校裡的建築只重視校園安全,將學校以圍籬或高牆隔絕起來,使得學校外的人看不到學校裡的教育活動,而學生進了校園之後,也與外界完全隔絕。然而,九年一貫於2001年開始試辦後,民間開始發出提出對教育多元的需求,包含課程與教學的方式、基本學力、媒體素養、海洋教育、環境教育、人權等,其中也有主張開放教育、班群教學的團體。學校開始面對家長選擇權、社區學校化等議題。部分團體開始思考,學校不應該是百分百安全的地方,學校教育應該承擔的是教育學生學習如何保護自己,因此學校建築開始矮牆化或是開始以植栽的方式區隔學校與社區。越來越多的學校發現建築物本身傳遞著教育的思維與態度,因此有效透過事前的規劃建築,不只是將學校建築更新、創造,更是將學校的辦學理念透過建築物傳遞給學校裡的師生,以及傳遞給學校的家長、學校所在的社區居民。

美感教育不只是強調軟體的教育,更包含營造美感學習的環境,透過環境的境教增進學生美感的能力,提升學生設計與創新的美感素養,間接提升國民的美感素養及鑑賞水準。透過美感教育使國民體會美的動力。美感教育重視的是心手合一、感性與理性並重的教育,透過感受、創造、鑑賞的方式,使學生在學習的歷程中,慢慢感受美感,透過視覺、聽覺建立美感覺察力,再由賞析藝術品與動手創作的方式,成為具有美感能力的新一代公民(教育部,2019)。基隆市政府推動的「美力校園運動計畫」是以三期作為運動計畫的規畫,首先在第一期的「首部曲」自2014年起動工、逐步興建完成與正在進行的學校工程,市府挹注7校總經費達17.6億元,中正國中第一至三期全新海景校舍、暖暖高中色彩鮮明的活動中心及運動場、明德國中新建挑高明亮的明德樓與田徑跑道等校園綠建築各具特色(欣傳媒,2021);站在美感教育的視角來看,學校的建築本身已不再只是建築物,而是透過建築物背後的教育理念傳遞給在學校裡受教育的學生,讓學生在鮮明的色彩中,感受到色彩的美;在挑高明亮的環境中,感受到自然的美;在綠建築的理念中,感受到人與環境的良好互動。另外,仁愛國小與信義國小新校舍改建與兩校聯通停車場、中興國小全校翻新,嘗試以校園空間面對基隆市停車空間不足的問題,挑戰將信義國小及中興國小兩校校園改造增設地下停車空間,更獲得「國家卓越建設獎」的肯定(聯合報,2021)。第二期的「成銘曲」為成功國小、銘傳國中、大武崙森林運動公園以及基隆市各項教育工程,工程總經費達7億餘元,企圖建構創新教育建築實踐夢想的大平台(欣傳媒,2021)。以銘傳國中校舍拆除整建及成功國小活動中心拆除整建為例,全市學生數最多的銘傳國中,長期面臨校舍老舊與教室數量不足的問題,透過校舍改建拆除,使年久失修的老舊教室得以獲得改善,並以新建築結合風雨球場的新式教學大樓,活化教學功能;另外,成功國小則是將原有的活動中心經由拆除、整建,使得原有的活動中心同時兼具運動場、音樂廳的多功能展演廳(聯合報,2021),同時也使得以音樂班為特色的成功國小能擁有更豐富的硬體設備,造福全市學子與市民。第三期的「美力圓舞曲」更是結合7所學校團隊與建築專業對話,激盪創意與融合在地美感,共同擘劃新校園願景(欣傳媒,2021)。

校園建築與教育之間,就是一種互動性的關係,如同過去,我們常聽到有人提倡向國外城市景觀看齊的「城市美學」,城市原先是硬梆梆的建築物所構成,但透過美學的力量,成為了美感的建築。但所謂「美學」是誰(定義)的美學?只有巴黎、倫敦那種西洋古典的美才可稱作美?紐約現代化高樓的群體樣貌稱作美?還是一定要高科技整齊劃一的城市樣貌才可稱作美(林思駿,2019)?城市的居民對於所居住的城市土地現況及過往的關心,就可以成為未來城市改造的規劃基礎,任何優秀的國外案例都無法任意挪用或拼裝成為自己城市的樣貌,無法理解城市文化的建築設計是無法讓城市更加美好的(林思駿,2019)?透過記錄城市空間、街道與建築物,也在記錄的圖像中發現、更新、整理對於台灣城市的看法,以藝術創作的方式,和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對話,讓人們對於自身所處的環境多一層認識理解(林思駿,2019)。在否定自己的城市以前,可以透過先理解自身城市的特質和國外城市的差異,並且透過一種由內而外的方式,關懷我們自己的居住環境與這片土地  (林思駿,2019)。在這樣的思維下,學校與社區的連結就是城市建築與土地的關連。學校對社區肩負的任務,就是作為社區的發展中心,以新式學校建築為例,新式學校建築多在學校四周圍的建築物讓出10米的人行道空間,讓居民可以在學校的校地人行道上行走,也可以在學校校地的人行道上辦社區的文化活動,展現學校社區化的概念,甚至更有學校拆除圍牆,利用植物圍籬的設計,使得學校校園裡的活動與社區的關連變得更親近。讓建築專業團隊作為學校建築的設計規劃者,但是賦予校園硬體更多想像、更多創新的主角應是學校裡的教職員生,試圖藉由學校的新建築使得學校與社區連結,讓每所學校成為社區的精神指標,使得學校建築更具在地的生命力。

0104 0105

肆、結語

校園建築的整體性計畫,不是建築師一個人的想法,而應該是在學校裡教職員生共同參與和對話的激盪,讓學校教職員生與建築專業對話,融合在地美感,讓校園硬體更多想像與創新(聯合報,2021)。學校建築透過開放、互動、溝通的對話,能使得計畫不斷經由滾動式的修正產生新的面貌,學校建築可以是硬體,也可以透過前期有系統的規劃成為美感教育的一環,提供師生優質的教育與學習空間,與周邊的社區環境結為一體,使學校建築成為提供社區終身學習之核心環境,提升全社區居民的生活品質,學校建築不是單一建築師的作品,更非尋常的建築物,學校建築應是可以作為學生學習的場域,更是承載社區居民共同生活與記憶的容器。

0106

參考文獻

林思駿(2019)。台北建築觀察:當代城市的空間書寫。田園城市:台北。

欣傳媒(2021)。「基隆美力校園運動計畫」形塑校園與城市共榮願景-淺談新竹校園經驗。資料來源:https://www.xinmedia.com/article/191156

教育部(2019)。教育部美感與創新課程教育計畫。資料來源:https://www.aade.org.tw/

臺灣好新聞(2020)。基隆「美力校園運動計畫」三部曲 林右昌:提升教育品質。資料來源:https://tw.news.yahoo.com/%E5%9F%BA%E9%9A%86-%E7%BE%8E%E5%8A%9B%E6%A0%A1%E5%9C%92%E9%81%8B%E5%8B%95%E8%A8%88%E7%95%AB-%E4%B8%89%E9%83%A8%E6%9B%B2-%E6%9E%97%E5%8F%B3%E6%98%8C-%E6%8F%90%E5%8D%87%E6%95%99%E8%82%B2%E5%93%81%E8%B3%AA-171335153.html

聯合報(2021)。基隆投入25.9億改善16所校園-空間改造融入美學,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6885/5836533

作者簡介
基隆市七堵國小教師兼總務主任陳冠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