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建築裡的教育
- Posted on 2022-12-25 08:00:00
- 基隆教育話題
- By 基隆市七堵國民小學教師兼總務主任陳冠蓉
壹、前言
臺灣在1990年代以前,學校建築與教育似乎處於相互平行,且毫無關係的立場。值得探討的是,學校教育在學校建築裡進行,但學校建築卻是提供教師教學及學生學習的處所。在過去的教育思維裡,營建學校裡的建築或是建置教室,只是基本的達成建築物或是教室的功能即可,豪不重視在學校建築裡真正的主角-學生的主體性。過去的建築物只是學習的場所。一直到1999年開始,透過「新校園運動」的推動,上百處的「新校園」陸續出現在台中、彰化、南投等九二一地震後的災區,臺灣的學校建築開始脫離標準、統一的樣式,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建築物與教育的關連(游苔,2021)。至此,臺灣的新校園開始逐漸引發討論,並對周遭的學校漸漸產生影響。有鑑於歐洲及美洲國家開始從1990年代推動永續校園運動,如今世界各國多半認同建築與教育存在相互性的關係,也更多的學校開始著力從經營資源、校園建築來達到永續性的校園,並帶給學生最好的學習效果與永續環境的教育。美國建築界權威組織美國建築師協會(American Institute of Architects,AIA)轄下的教育委員會曾指出,一座好的校園建築應該與環境、社區有所連結(天下雜誌,2022)。因此,本文主要在討論學校教育與建築如何相互的影響?隱涵在建築裡的教育有哪些?教育如何透過建築開創學生的視野?教育如何透過建築使得學習更為多元?透過本文的討論認識學校建築的教育意象,重新思考學校建築與教育的關連。
貳、學校建築宰制思考
過去我們忽視學校建築與教育的關連,而今,我們漸漸了解學校建築與教育之間的交互作用。對於學校教育者而言,學校建築是實踐教育的場所,同時學校建築對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有極大的影響(楊清芬,2011)。許多學者亦針對不同的角度探討學校建築對學生學習環境的影響,例如研究指出當教室室溫越來越高,教師對作業要求越來越多時,國小學生的表現將會呈現下滑的現象(Evans,2006)。研究也指出學校教室窗戶的設置、教室空間的擁擠度、教室裝潢的材質、學生座位的安排、學習教具的陳設、教師經營的班級氣氛壓力、學校所在位置的氣候與溫濕度舒適感、學習環境複雜度、開放教室等變項,皆與學習成就或學生行為有相互的關連(Bell,Greene,Fisher,& Baum,2001;Gump, 1987)。此外,學生在學校環境的生活受到不同面向的監控,這些監控與學校建築環境息息相關,並且與學生的發展需求背道而馳。首先是學校建築的教育環境應是學生每日生活品質與其學習經驗中接觸最多,且最重要的課題,但現況是學生在學校建築環境裡,並非被視為發展中的主體,甚至學校建築完全以達成教師教學的目標為首要任務,絲毫未考慮受教者的身心權益。因此,學生在學校建築環境中的所有活動在入校前已全然被設定好,活動及學習的空間也受到限制。以教室為例,在學生學習的教室裡,大部分的學生唯一的個人空間為桌子,但即使學生有需求使用其個人空間的桌子時,其使用的方式、時間也受到限制,因為教室裡的桌子是由教師選擇、安排、擺設且制訂使用規則;其次,學校建築環境為了方便管理,在控制學生與展現學校權威方面,以秩序與遵從為至高要點,如走道即象徵著學校所有成員有秩序的移動方式,學校師長透過走道確保學生在學校的移動,並監視學生的移動範圍;第三,公共生活與私人經驗方面,學校的生活是公共的生活,但是在學校建築場所進行的教導卻都是以方便學校管理為主,所有的公共空間成了學校管理的空間,而非為學生發展而存在的公共空間,學生在學校未享有隱私權;最後,學校建築同時兼負獨立與順從的規範特質,所謂的獨立必須順從於場所的目標,施行於願意遵守規定者。
學校裡的教師視學生的表現而決定給予學生的自由,但這些教師所給予的自由,是掌握在教師手上,當學生的表現符合教師期待時,教師會給予學生有限的自由;因此教師計畫好要給學生獨立使用的自由,事實上隱藏著要學生順從的用意。在過去,傳統的學校建築在達成某種意識形態或配合教學方法的建築概念,目的在於宰化學生的思考,依社會化(socialization)的概念,學校即是透過建築物在無形中將意識形態灌輸在學生的腦海中,使學生在學校建築潛移默化的歷程中,認知自己未來角色,並在無形中做出符合未來角色的期待。例如大部分的學校會將同一年級集中在同一樓層方便管理,年級越高樓層越高,象徵在學校的發言權越大;操場設置在所有建築物的正中間,方便師長監督及檢視;學校的校長室多設在學校行政樓層最中間的位置,代表行政權力的核心,這些都是透過建築物使得學生在學校教育的階段中即漸漸學習社會化。其次,以同化(acculturation)概念為例,學校藉由建築物的設計,將學校價值觀於無形中放入學生的生活中,將學校的建築設定為沉穩、柔和的色系,將建築物內部的空間配置得有秩序、有組織,在傳統的學校建築中,學生的思考即在無形中受到限制。有鑑於此,近年來開始有學者主張學校不應過於強調學校建築在管理及監控上的功能,而應讓學生在學校建築裡慢慢享有「屬於」學生自我的空間,在特定的時間裡,許可學生在教室裡自由移動,讓學生有機會創造、決定個人在教室的空間。建議教師要給予學生學習在群體中生活互動的機會,並要求教師在已建立的學校建築場域中盡可能的考量到學生個人的需求(Proshansky & Fabian,1987)。
參、學校建築拓寬想像
1980年代的學者開始提倡學習環境空間規畫的不同想法,像是平權式規劃(equity planning),附和倡議規劃的理念,提出更大的公共利益,認為找出公共利益的相同基礎,或是溝通式規劃(communicative planning),延續倡議規劃的概念,認為建築可以聚焦於人們如何藉由建築物加以討論,建構規劃問題及空間的優先性,並使得真正使用建築物的人應參與建築物的設計,使得建築物在落成之後,更符合使用者的期待。另外,像是合作式規劃(collaborative planning),類似溝通式規劃,相對重視地方制度的重要性,亦強調人在制度下的彈性。這個取徑描述參與者達成行動之共識的過程,強調人們不應固著於某些團體的特定利益,而是透過公共的討論而改變對空間配置、對建築物設計的想法,認為超越利益團體的協商,才能發揮建築物的最大公共價值(Campbell & Fainstein,2003;Forester,1989)。近代建築物的空間規劃概念聚焦打破權力與資源的再分配,以學校建築為例,認為學校建築以重視學生主體為首要目標,透過關注在學校建築裡生活的學生,使得建築物的設計更貼近學生的需求,實踐民主與自治。因此,現在的學校建築越來越重視個別化(individualization),學校教育開始透過建築去拓展學生的個別化思考。學校建築作為學生學習的公共空間,應養成學生公民的素養,因為學校教育同時肩負培養學生作為公民的主體,理想的學校教育即應教導學生在學校建築物的生活中,學習表達學生主體的自由,慢慢的出現學校公共圖書館、學校閱讀角、交誼廳、討論室、會議室等公共空間的建築規劃。這些也呼應了學校建築存在於學校教育之中的三個原則,第一個原則是培養並加強個人主體的自由,並承認個人和集體都有他們的需要。其次的原則是提供歷史和文化的多樣性,並承認他人,與對自己做為一個自由的主體的瞭解不可分的概念。第三個原則是尊重不平等的現實,並積極努力矯正不平等現象(楊清芬,2011)。在這三個原則之下,建築物本身已不再單單只是座落在空間裡的建築,而負有教育的意涵在建築物裡面。
學校建築必須隨著社會文明的變遷而與時俱進,一方面拓寬學習者的想像,一方面也在多元的建築物內,使學生獲取更多元的知識,在學校的建築中創造有利參與的公共空間,並提供成員間彼此平等且自主參與的關係(游苔,2021)。由此可知,學校建築應設定在以學生為主體的建築,從過去以管理、監控、宰制為目標的傳統建築,轉化為照顧且關注學生主體需求的建築,如此才能促使學生的思想越為活躍,學生的潛能越能被教育的環境所激發。學校教育在增強學生成為行動者的能力和意志,而學校建築的功能在發揮使學生在建築物的環境裡,能理解到每個人都必須要能承認他人也像自己那樣享有同樣的自由。越來越多的學校建築開始朝向為了因應學生需求而創造,透過建築物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的主動性,達到境教的效果。以開放式學校為例,開放式學校將學校的空間讓出給學生參與活動,學生依其意願從一個活動空間移至另一個活動空間,不同的活動空間之間不必有隔間,也沒有課桌椅,代之以書櫃圖書角、視聽學習角、遊戲積木角等,如同九年一貫發展出來的班群教學、開放教育等模式一樣。這些彈性、多元的建築空間設置都隱涵著建築越來越與學生需求親近的概念。學校建築物在提供學生感受並實踐公民主體之精神,教師亦應從自身作為模範,並提供容納不同意見的教室空間,使得學生在教室裡的學習成為公共性的學習。
肆、結論與建議
過去我們以為建築只是學校教育的場地,但是透過文獻的閱讀,我們可以瞭解學校建築不只提供學生學習的場所,更重要的是身為現代教師應能解構現階段眼前的學校建築,並朝向與學校建築對話的教育,透過不同的視野看待學校建築,將能促進學校建築盤點、修正、整建的各項可能。對於教師而言,生活處處是教育,現代資訊多元、學習路徑多元的教育場域中,軟體設備的補充是培育學生新時代能力的關鍵基礎,但是硬體空間、整體建築物的規劃更是深耕學生學習視野的培育溫床。透過建築物規劃與發展的觀點,同時回應教育的實質空間。像是教育優先、友善校園、性別平權的觀點重新規劃與建置學校的建築,營造學校教育的理念,將能促進學校教育的多元發展,也是開放學校氛圍的一個可能途徑,因此學校建築與學校教育的交互作用,亦是民主學習的歷程。當然大部分的現況是,學校教育與學校建築存在不協調的窘境,這個時候就是改變的契機。當學校成員可以開始思考學校建築與教育的關連時,學校將更有機會去討論、整併、擴建並開啟學校多元建築物的各種可能性,並挑戰過去傳統學校的教育觀點。學校教育在建立學生對於未來的想像,而學校建築在體現學校的教育,學習的開放氛圍待學校成員共同營造,學習的開放空間更需要學校成員的共同創造。教育與建築的積極性在於使得學校建築營造出實踐學校為公共空間之教育目的,進而促進學校的每一個成員理解建築與教育是互為關連的。對於學校整體空間或是建築物的規劃與設計,讓學校學生成為空間的主體,使得更多的學生對公共空間的規劃與使用更具參與權。
參考文獻
天下雜誌(2022)。你期待孩子們成為什麼樣的大人?透過建築體驗教育與生活的最佳融合。資料來源:https://books.cw.com.tw/article/38
楊清芬(2011)。學校建築生命歷程—教育與建築的持續對話。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論文。
游苔(2021)。我的孩子要在這裡讀書:黃建興建築師經典校園走讀。天下雜誌:台北。
Bell, P. A., Greene, T. C., Fisher, J. D., & Baum, A. (2001).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5th ed.). Fort Worth, TX: Harcourt Brace College.
Campbell, S., & Fainstein, S. (2003). Readings in planning theory (2nd ed.). Oxford: Blackwell.
Evans, G. W. (2006). Child development and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57, 423-451.
Forester, J. (1989). Planning in the face of power.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Friedmann, J. (1998a). Planning theory revisited. 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 6(3), 245-53。
Gump, P. V. (1987). School and classroom environments. In D. Stokols & I. Altman (Eds.), Handbook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Vol. 1, pp. 691-732). New York: Wiley.
Proshansky, H. M., & Fabian, A. K. (1987). The development of place identity in the child. In C. S. Weinstein & T. G. David (Eds.), Spaces for children: The built environment and child development (pp. 21-40). New York: Plenum.
Wolfe, M., & Rivlin, L. G. (1987). The institutions in children's lives. In C. S. Weinstein & T. G. David (Eds.), Spaces for children: The built environment and child development (pp. 89-114). New York: Ple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