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媒體素養教育
- Posted on 2023-02-25 08:00:00
- 基隆教育話題
- By 基隆市七堵國小教師兼總務主任 陳冠蓉
壹、前言
現代人脫離不了媒體,舉凡網際網路搜尋、視聽媒體收看、報章雜誌閱覽都是如此,可見媒體在現代人的生活中已無所不在。上一個世代的教育,主要由學校提供,但這個世代的孩子在媒體環境下成長,不只父母、老師、同儕能影響他們,透過媒體孩子亦能接觸到整個世界。因此,學習的主控權回到孩子身上,教育不再只是教師、家長所能掌握的既有知識,透過網際網路的學習,孩子可能得到教師及家長以外的知識,亦脫離成人掌握的知識訊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之下,媒體素養的教育更顯得重要,本文的目的即是透過說明媒體與訊息在教育上的意義,以及媒體素養教育的意涵,並將媒體素養教育在課程與教學現場上的應用提供給教學者參考,作為未來教學的各種可能。
貳、媒體與訊息的意義
「媒體即訊息」這個經典名句,出自被譽為「媒體先知」的媒體理論宗師麥克魯漢 (Marshall McLuhan)之口,意思是媒體(medium)即代表訊息的傳播力量,也意味著媒體自身的影響力,遠大於它所傳播出來的內容(獨立評論,2022)。麥克魯漢在《媒體即訊息》中認為學習媒體的學生經常被攻擊是在「關注於無關緊要的意義或過程」而非實質。實際上我們的生活中已充斥媒體,正是這些意義及過程已快速且徹底地改變了我們「已知」的一切。麥克魯漢認為「電子科技」正在重新塑造社交及個人生活的各個面向,強迫我們認真地重新思考、重新評估每個思想、每個行為、每個被視為理所當然的制度,媒體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生活的一切都在改變,你、你的家庭、你的鄰居、你的學校、你的工作、你的政府、你與『他人』的關係,都在劇烈地改變中(引自關鍵評論,2019)。」
麥克魯漢認為媒體不只為大眾服務,也潛在改變多數人的思考邏輯。我們多半長期被媒體洗禮甚至洗腦,即使是數位時代新媒體的閱聽人,往往還是深受媒體影響,其行為有時也成為傳播劣質媒體訊息的幫兇。有鑑於此,認識和解讀媒體的能力,是現代人必備的素養。早在1980年代的英國,就已經率先開始實施媒體識讀教育,並列入國定課程中,其主要目標在於鼓勵公民接近、使用媒體,充分健全傳播環境(引自獨立評論,2022)。提到「媒體近用」,許多人亦會回顧起過去新聞與言論自由遭受箝制的時代,不僅資訊封閉,許多觀念與知識也被限制接觸,像是馬克思的著作、俄國文學家屠格涅夫的名著、台灣異議份子陳映真的小說創作,甚至名作曲家李泰祥創作的〈橄欖樹〉,也因為歌詞中有流浪二字而被禁,資深歌星張瑠瓊演唱的〈月兒像檸檬〉,被認為歌名過於荒誕而禁唱……數說不盡的查禁案例和故事,於今看來,令人啼笑皆非。一言以蔽之媒體識讀的首要條件,就是自由開放的國家社會環境(獨立評論,2022)。因此,面對媒體帶有價值觀或意識形態所建構的訊息,使閱聽人嘗試分析、批判媒體的論述與意識,使閱聽人化被動為主動,積極地搜尋、選擇、比較、查證訊息,而非一味的接收媒體訊息,培育公民媒體識讀的能力,是媒體素養教育最重要的關鍵。
參、媒體素養教育的意涵
教育部於2002年發布「媒體素養教育政策白皮書」指出,素養是語言文字的聽說讀寫能力,是一個公民參與民主活動所需具備的基本能力,通常是義務教育最主要的內涵。媒體素養教育是奠基於公民的基本素養,為民主社會所發展的素養。教育部推動媒體素養教育有五個使命,分別為「形塑健康媒體的社區和文化環境」、「培養使用媒體、思辨媒體、近用媒體的行動轉化與實踐」、「瞭解媒體資訊對民主社會健全發展的影響和重要性」、「建構民主社會的公民傳播權」、「培育學生與公民獨立學習和批判思考與問題解決能力」(教育部,2002)。
立基於「媒體素養教育政策白皮書」的精神,因應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新課綱,媒體素養教育著重培養公民對於媒體及網路資訊的識讀能力,同時更注重及發展學生或個人對於媒體與資訊工具的創造性潛能正向使用效益。為深化媒體素養教育,教育部盤點現今媒體教育現況並整合資源,結合中央部會與地方機關、政府與民間團體持續研議、整合媒體素養教育之縱向銜接、橫向聯繫之建議,讓媒體素養教育更臻完善。以108學年度推動的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為例,教育部將「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列為九大核心素養之一,培養學生以至國人能夠瞭解運用媒體與資訊工具之創造性潛能、正向使用方法以及具備媒體識讀能力。為落實前開課程綱要目標,以及因應國際趨勢與國內社會現況,「提升公民識讀素養」與「養成獨立判斷能力」為十二年國教之重要目標,從「致力向下扎根、培養思辨能力」、「強化師資培力、厚植推動量能」及「透過多元管道、培養全民素養」三大面向,透過「分齡、分眾、分管道」方式,在學校教育、師資教育及終身教育階段,提供多樣學習管道及資源,讓學生、教師或國人瞭解面對假訊息應具有之態度,學習辨識媒體傳遞內容知能,喚起大家對數位時代下媒體素養教育之關心與重視(教育部,2019)。
一、致力向下扎根,培養思辨能力
在十二年國教中,在課程規畫方面,因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為新課綱核心素養之一,國中小及高中各領域課程皆應融入其內涵;而高等教育亦應融入相關專業或通識課程,使學生具備善用科技、資訊與各類媒體之能力,培養相關倫理與媒體識讀的素養,以具備分析、思辨、批判人與資訊及媒體之關係,提升媒體識讀知能。在教材研發方面,則成立中小學媒體素養教育基地學校,由專業團隊帶領發展課程模組及多元教材教案資源,以區域推廣模式協助學校推動媒體素養教育(教育部,2019)。
二、強化師資培力,厚植推動量能
師資增能方面,在職前培育階段將媒體素養教育納入課程規劃;而在職進修方面則透過數位化及實體研習課程、培訓課程、補助計畫等方式,讓教師普遍具備基礎的媒體素養觀念。推動大專校院媒體素養教學發展計畫,培訓大專校院媒體素養專業種子師資(教育部,2019)。
三、透過多元管道,培養媒體識讀的全民素養
鼓勵全國社區大學開設媒體素養系列講座、課程、研習和活動,並加強國立圖書館及公共圖書館推動宣傳媒體素養,以扎根在地培力,增進大眾媒體素養知能。結合各地家庭教育中心,透過各縣市政府推展家庭教育實施計畫,補助辦理媒體素養教育相關活動,達到親子媒體共學之目標(教育部,2019)。
肆、媒體素養教育的教學與應用
一、媒體素養教育的教學
教育部針對素養教育的教學規劃從國民教育至終身教育階段,以課程、教材、師資、專案計畫、研習或活動等方式辦理媒體素養教育,期使個人藉由媒體素養教育的養成,穿透媒體所建構之迷障而不被左右,具備自主思辨、選擇、評估的能力,進一步能進行社會參與,善用媒體表達對公共事務的關心,培養現代公民的素養(教育部,2002)。此外,世新大學於2008年成立「媒體識讀中心」,此中心主要負責執行教育部「國民中小學媒體素養推動計畫」。於2008年至2012年間編寫媒體素養教材、培訓師資、舉辦校園巡迴講座並建立基地學校(陳湘瑾,2019)。學者黃聿清提到推動媒體素養教育的歷程中,希望學生在媒體素養教育的學習歷程中,透過真實產製的過程,實際體驗、實際參與,去了解真相有很多角度,不馬上做出判斷,不能全然相信一個訊息來源,要能分辨媒體的真實。而不是只靠滑手機,要能獨立思考,建立自己的標準,不人云亦云(黃聿清,2019)。張芬芬、張嘉育(2015)在十二年國教議題融入課程規劃芻議中曾提到,社會變遷所出現受關注的這些議題,通常具跨學門性質,若由多學門觀點探究該議題,可獲得較寬廣與完整的認識。共同備課僅在單一學門下獲益有限,單方面以國家安全角度發想拋出議題過於淺薄,若是以校為單位發展跨學科合作的共備教學工作坊,對時事或偶發事件不同面向設計問題,透過全民國防教育課這類時間進行媒體識讀,採融入方式適當教學。
「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為十二年國教的核心素養之一,教育部提出十二年國教的九大核心素養並非獨立存在,在學校裡也沒有設置專門的科目及課程,因此任何一個核心素養都需要融入各學科課程當中,透過課程與教學加以活化為學生的核心能力。除了媒體素養之外,學生也透過課程中學習如何應用資訊設備,認識媒體,解讀訊息,達到「看媒體、讀媒體、做媒體」才是真正媒體素養教育的價值,懂得善用媒體才不會被媒體所奴役。因此,當前國中小媒體素養教育的重點則在透過生活中的教材,使老師們與學生們共同閱讀媒體(陳湘瑾,2019)。
二、媒體素養教育的應用
世新大學新聞系講師余陽洲提出透過日常生活的剪報或新聞事件,可以引導學生解讀媒體,經由教師不斷丟出問題,即可讓學生具備閱讀媒體的素養,以新聞片段的媒體教學為例,學者余陽洲擅長透過教學對學生拋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像是「你最討厭哪國人?韓國人?為什麼?會作弊?誰告訴你的?」,透過提問的歷程中,引導學生思考「媒體」與「識讀」之間的各種可能。「媒體是一所隱形學校,大眾天天從媒介獲得資訊,卻感覺不到這套課程。但我們應要自覺、要獨立思考。」如同傳播學者麥克魯漢所言「我們不知道是誰發現了水,但肯定不是魚。」麥克魯漢透過這段水中的魚隱喻魚並不知道自己在水中已全身溼透,如同現今被媒體包圍的大眾,不知不覺被媒體影響大眾對世界的看法(引自陳怡靜,2012)。
媒體素養教育的素材,主要是透過師生日常生活中的報章雜誌、廣播電視、廣告電影,經由教師有系統的將素材組織為教學的教材,使得媒體素養的教學在學生學習的歷程,展現不同的學習方式,教師亦透過學生的學習歷程而產出學生的形成性評量,評量的方式包括學生在日常課堂上針對媒體素養教育的素材之討論情形、參與狀況、發表內容,甚至鼓勵學生針對媒體的報導提出學生自己的評論。這些都是教師經由有計畫的課程設計,引導學生解讀媒體訊息。透過教師提問讓學生思考媒體背後的觀點,以及讀者閱讀的意識,經由課堂上的練習,讓學生主動思考媒體隱藏的價值觀,進一步書寫自己的看法,提升學生自己媒體識讀的能力。
伍、結語
媒體素養教育推動至今,已不再是單單的識讀媒體,而應尋求教育創新的特色(陳湘瑾,2019)。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願景在於讓學生能發現生活的問題,進而在探究學習的歷程中,學會生活的能力。媒體素養的教育亦為如此,日常生活中看似普遍的議題,當中存在許多潛在的價值觀。透過教師創新的教學,結合媒體素養與各學科的內容,即是展現學生生活經驗與學校學習生活相連結的意義,培育現代公民必備的素養。
參考資料
教育部(2019) 。教育部 109 年度推動媒體素養教育行動方案。資料來源:https://ws.moe.edu.tw/Download.ashx?u=C099358C81D4876C5303003B8BD1CBF58658769BA32D83A66EB379A79B7EF8ABFD7188C4B976B1C3C0280EA8772EC741762E79682379B6CA4B4D5DAACD854365FA1A119C157E7E95C46F610707CEAEEC&n=A669410D7B7DEA15F2FBC1D786D2E01DD6DBFFFB9C9FE10359EEFCC04591D9D2837B56E36609F6D51B0ED575A800BB19090D78C1635EE91C&icon=..pdf
教育部(2002)。媒體素養教育政策白皮書。
張芬芬、張嘉育(2015)十二年國教「議題融入課程」規劃芻議,臺灣教育評 論月刊,4(3),26-33。
陳怡靜(2012)。余陽洲教「媒體防身術」-喚醒學生自覺、獨立思考。資料來源: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636960
陳湘瑾(2019)。黃聿清:我在「看見家鄉」找到媒體素養教育的答案。資料來源: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80242。
黃聿清(2019)。世新廣電助理教授黃聿清:神人在哪裡?誰能教老師談媒體素養?資料來源: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80524。
獨立評論(2022)。「媒體識讀」是什麼?做個聰明閱聽人的四大重點。資料來源: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466/article/11989。(本文為 2022年02月06日人文講堂節目由余陽洲演講、 謝元凱整理)
關鍵評論(2019)。《一次讀懂哲學經典》:《媒體即訊息》—麥克魯漢說「媒體即按摩」其實也對。取自: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21843/page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