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有一樣的困惑,但可以有不一樣的解方─談因應青少年情緒特質如何實踐正向管教

  • Posted on 2023-06-27 08:00:00
  • 基隆教育話題
  • By 新竹市立三民國中 學務主任吳昌諭

一、前言

很多初次見面的朋友,聽到我任教國中,通常第一句話都是:現在國中生不好教喔!不能打、不能罰,很難處理吧?

我聽了總是笑笑地回答:本來就不應該打罵,就看我們怎麼教。

在學校任教的教師,不只有傳授知識,幾乎隨時都要處理學生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尤其在學務處,簡直是重災區。要怎麼處理青少年風暴期的教育,是教師、家長們關注的重要課題。

先跟您說一個故事:有一群孩子喜歡踢球,他們每天晚上都會到一個公園裡踢球。住在旁邊的老人不堪其擾,但小孩怎麼趕都趕不走。看到這裡,我們先暫停一下。想想看,如果你是這老人,你會怎麼做?是跑去罵那些孩子?報警處理?還是找鄰居一起去趕跑他們?我們繼續看下去……。

老人有天集合那些踢球的孩子們說:「我非常喜歡看你們踢球,我每天給你們一人一百塊,你們就天天到這裡來踢球。」聽到踢球還能賺零用錢,孩子們當然更高興了!當然天天來,踢得更開心了。

過了幾天,老人又找了那些孩子們說:「我的錢不夠了,但我還是很希望你們來。這樣好了,我每天給你們一人十塊錢,還是請你們天天來。」結果,有些孩子知道錢變少了,就不再來踢球了。

又過了幾天,老人再找了那些孩子們說:「我快沒錢了,以後我只能給你們一人一塊錢了。」孩子們雖然不樂意,但還是接受了,不過來的人又減少了許多。最後,老人孩子們說:「我已經沒錢給你們了,以後你們來踢球就沒錢囉!」

結果,孩子們很一哄而散,再也沒來這公園踢球了,從此老人家得到夜夜安寧。

這個故事運用了心理學上的動機理論,孩子本來是因為喜歡踢球的內在動機(興趣)才來的,但因為老人轉化為金錢誘惑的外在動機,再逐步消除外在動機,反而抹煞了孩子們原本的內在動機了。在教學現場上,我們就像這老人,曾經我們選擇了懲罰、爭吵,試圖由外鑠來內化。但其實,我們可以有不同的解方!在此提出幾個我平時處理學生問題的步驟供大家參考、指正,希望在教育的路途上,你我都不孤單。

二、青少年正向管教步驟

(一)釐清目的

我們倒帶一下,回到孩子一、兩歲正在學步時,一不小心跌倒了,我們當下是選擇罵孩子怎麼這麼笨,連走路都不會?還是趕緊去扶孩子起來,看看是否受傷?我相信絕大部分的人都不會選擇第一種。那為什麼當孩子升上國中犯錯了,我們只想著要處罰他?而不是先看孩子有否受傷,釐清他犯錯的原因。沒錯!很多孩子是該處罰,處罰的確有一定的效果,但也會產生相對的副作用。回歸我們教育的目的,是希望孩子學習、變好,還是只是想罰他消氣?

上週我下班前,收到了民眾的檢舉信,敝校學生將書包丟在賣場逃生門口,然後自己跑去逛街。我收到信後掙扎了一下,決定親自跑到百貨賣場處理,最後也圓滿完成。事後有同事問我,都下班時間了,又是在校外,這就是該他們父母去面對的,怎麼是由我去處理呢?

我回想當下的掙扎,其實我也面臨選擇,我可以裝作若無其事,但這就違背了我的初心。孩子犯錯了是事實,我可以依照校規選擇記過處分,但一紙懲處單,無法達到我想達成的目的。因此,我選擇回到了我身為學務人員的目的,就是希望孩子了解自己錯誤,知道如何修正,以及承擔責任。孩子最後理解問題點,也學會了如何處理,也負起自己該負的責任與懲罰,我也消弭了一則學校上爆料公社的公關危機。

《愛麗絲夢遊仙境》有一段故事:

「可以告訴我,我該走哪條路嗎?」愛麗絲問。

「喔~這得看妳要去哪裡?」貓說。

「我不知道。」

「如果妳不知道自己要去哪裡,那麼現在妳選哪條路一點都不重要。」

「學生」就是學「生」,學習「陌生」的知識、學習「生活」的能力,更要學「生命」的價值。這一生學「生」之路,本來就是跌跌撞撞不斷、從錯誤中學習、成長。人沒有不犯錯的,重點是從犯錯中學到了什麼?IKEA創辦人坎普拉說過:「犯錯,是積極行動,是能從犯錯中學習者所獨享的榮譽。」

我很喜歡賽門‧西奈克的「黃金圈理論」,從WHY為什麼開始思考,再往下思考HOW如果做?及WHAT做什麼?對我來說,懲罰從來不是目的,孩子真的學習改善才是重點,才是我要的WHY。多想一點,先釐清楚我們的目的性是什麼?才能知道我們想帶著孩子去到哪裡?這樣的管教也才有意義。

(二)調整情緒

2023年2月,一份臺灣國高中生心理健康報告,調查中學生感到最大的壓力源,前四名分別是:學校課業、人際交友、未來前途、健康疾病。前面三個我不大意外,但最後一項「健康疾病」,我以為大概是這幾年疫情下的影響,孩子擔心確診。但深入研究才發現,這裡講的不只生理健康,還包含心理的健康。在學校我們也發現,疫情逐漸過去了,但很多孩子還走不出疫情。更不用說,輔導處常常需要處理的,各種的心理問題。所以我提醒教師、家長們,一定要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

國中生像是刺蝟,渾身是刺,到處找目標下手,臉上寫著「別來惹我!」。情緒捉摸不定,對什麼都極度敏感,上一秒平靜如海,下一秒卻星火燎原。等到哪天想取暖抱在一起時,卻因為身上長滿了刺,碰在一塊又會刺痛對方。

其實不只孩子,我們大人也是!家長有時候抱怨孩子跟他不大跟爸媽說話,但你每次開口不是問成績,就是叫孩子別玩手機,他討厭都還來不及,怎麼可能好好聽你說話呢?雙方情緒一來,怎麼還有溝通的可能?

我每天站在校門口看學生上學,常常遇到吵架的親子。我請家長想想:你每天接送小孩已經很辛苦,還要塞在車陣中等上班,孩子還不領你的情,甚至對你發脾氣,一言不合,下車還甩車門離開,這樣真的很不應該!但換一個角度,對於孩子來說:我一早就要被爸媽碎念,心情就很不好,一進教室可能又要被老師念,或是補昨天未完成的作業,一天的起手式就已經是煩悶、憤怒,這一天的學習怎麼會有成效?

爸爸、媽媽,這是我們希望得到的嗎?

那難道我們都不要管孩子嗎?不!情緒不是壓抑,而是調整我們自己的情緒。所以,除了孩子的情緒之外,我更希望家長先照顧好自己的情緒,大人先安頓好了自己,才有餘力正確解讀孩子的訊息。這裡我提供李儀婷《一句教養:化解親子衝突,用薩提爾對話連結內心渴望》書中提到的「內線法」,簡單、明白又有效。

「內在」:情緒是大火,火來了記得快跑。先求自身情緒平穩了,再來處理問題。

「界線」:人與人相處,有一定的安全距離與規範,先劃定界線,釐清什麼是我們可以處理的?什麼是孩子自己的責任?或是我們都無法解決的。

「方法」:就是選擇傾聽、核對、用心欣賞等溝通方法。

回到上班路上,當我們察覺自己的情緒來了,我們大可不必爭吵。與其一大早彼此就這麼累,不如在學校附近安全步道,放孩子早點下車,走一小段路上學,給彼此一點緩和時間、空間,孩子就像一天開始的暖機一樣,對身體、頭腦、情緒都有幫助。而對於家長來說,你也不用開車進到壅塞區,甚至還多了買杯咖啡的時間。

下次當你遇到一些狀況、情緒,準備伸出刺來前,不妨先緩一緩,深吸三口氣,每次默數1到10。再問問自己:「一定要這樣嗎?不這樣不行嗎?」你會發現,很多事情往往就在這一念之間就過了。有點難沒錯!我也不是每次都能做得到不帶情緒,但我透過這樣的練習,盡量減少每次爆發的可能,至少我能先處理好當下的情緒,才能好好的去處理接下來問題。不管最後成不成功,至少我們不至於被彼此刺傷,是不?

(三)同理思維

有一個媽媽要求八歲的女兒學鋼琴,在她的培養下,女兒彈得一手好琴,到處比賽。一次鋼琴比賽上,她陪著女兒練習很久,相信一定會有很好的成果。

那天,爸爸媽媽帶著女兒去比賽,女兒一上場,沒想到第一個音就彈錯了!女兒重新彈,又錯了;第三次,還是錯;直到第四次,她才彈對進入狀態。媽媽在觀眾席上整個錯愕,心想練習這麼久,怎麼會失常呢?這肯定拿不到獎了。

回家路上,媽媽忍不住在車上對著女兒發飆:「咱們練了這麼長時間,妳怎麼搞的?我對妳很失望,妳平時不是彈得很好嗎?」女兒抿著嘴沒有說一句話。

眼看一場親子戰爭即將爆發,這時,爸爸突然把車停在路邊。然後,他望著女兒說:「女兒,妳知道嗎?今天我特別為妳自豪。妳知道,很多人比賽時,如果第一個音就彈錯了,他們會覺得反正沒獎可拿,就乾脆放棄了。可是妳,竟然願意嘗試四次,堅持把這支曲子彈完。如果換作是我絕對做不到,所以,我為妳自豪。我真的很好奇,妳是怎麼做到?」
哇!一聲,女兒終於憋不住,放聲大哭。這時,做媽媽的才意識到自己錯了,趕忙向孩子道歉。

故事聽完了,您怎麼看待這個家庭?我相信很多人都覺得這個母親太嚴苛了,一定造成孩子童年的陰影,還好有爸爸在一旁鼓勵……。但再往深層一想,這媽媽真的錯了嗎?

想一想,假如從孩子練習到表演的整個過程中,沒有媽媽角色的存在,僅僅有爸爸的鼓勵,會怎麼樣?沒有媽媽對孩子在練琴上的支持、推動、監督,這位爸爸的鼓勵其實沒有作用。兩人只是分工不同而已,當大家想到這一層的時候,就會發現這位母親的價值。再者,如果沒有這孩子彈錯琴,家裡面不會發生這場危機,也就不會有機會找到問題了。發現了嗎?一項成功的家情,離不開母親、父親和孩子這三種角色的共同努力,這是一個系統性的結果。
我並非苛求家長、老師一定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同理孩子的思維。孩子正在學習中,本來就是直線式的思維,甚至只是為自己眼前的利益著想。就像上面的故事,我希望身為理應相對成熟的大人們,可以多一些不同的角度思考。以前有部電影《小孩不笨》,裡面有個媽媽,為孩子東張西羅一切,總是說著「All for your own good!」,卻沒想到根本扼殺了孩子的能力。我們最容易犯的錯誤是,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對待別人。出發點是好的,但對方不一定會接受,有時候反而是種傷害。要用別人適應的方式,而不是自己喜歡的方式。

我們常常教孩子要有「同理心」,但我認為的同理心,不應該是站在一個高度往下看,一副你們等著我來拯救的樣子。而是跟孩子站在同一個位階去看問題,然後用我們更多的智識、經驗、能力,去提供他們解決的方案,去帶著他們解決。

下次當我們處理孩子的問題時,不妨先停一下。每一個桀驁不馴的眼神背後,其實深藏著一顆期待被理解的心。只是需要時間、需要機會,更需要對的人去傾聽理解、去接納。我們可不可以多一點同理、多一點不同的方法呢?

(四)選擇行動

在學校處理學生,導師往往是第一線,行為問題嚴重者再往學務處送。曾經有個導師問我,為什麼這個孩子平時誰都不聽,怎麼會聽你的?一方面是因為身份的不同,畢竟主任總是有點權威的影響力在;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切入角度的差異,因為導師跟孩子有直接的利害關係,平時相處的時間更是比我多很多,導師們都十分關心孩子,但越關心則越急亂,反而是我隔了一層,比較能從客觀的角度來分析,選擇不同的行動方法。

先說我的不愉快的體驗。有一次我一雙皮鞋掉色,我回到店家尋求維修。但店員從頭到尾沒有抬起頭來理會我,簡單詢問了幾句,就說是我使用者的問題。其實我從頭到尾沒有任何抱怨產品,回去找店家只是希望尋求協助,但我只感覺店員只想趕快打發我,我想大概也不會再踏入這家店了。

其實我們在教育現場也是如此,學生遇到了狀況,向老師求援,我們第一時間是怎麼樣的心態?先同理?還是先釐清問題?還是就先斥責一頓再說?尤其是平時自身就有狀況的學生,我們又會選擇怎麼處理呢?誰叫你太機車、太頑皮,所以你會被其他同學欺負、報復,那一定就是你的問題!

事出必有因,一個巴掌打不響,學生問題通常絕對不會只有一方。可我們往往習慣於簡單歸因黑白、對錯,彷彿世界上沒有灰色地帶,只有一翻兩瞪眼的好與壞。處理不了問題,就處理掉有問題的人。那我們有沒有更好的處理方式?

這裡我想介紹胡展誥諮商心理師的「ATM行為分析法」。ATM行為分析法主要結構是:觀察行為、理解目標、探索動機三個步驟,依序為:

A 觀察孩子表現出哪些行動(Action)。

T 理解這些行動想要達到的目標(Target)。

M 探索孩子之所以想達到這些目標的背後動機(Motivation)是什麼?

舉例來說:當我們發現孩子在考試作弊了。我們先觀察到孩子外顯行為表現出的舉動,可能是看小抄,或是偷看隔壁同學的答案。此時,先別急著發火,孩子的行為一定是為了達到某項目標,表面上作弊是為了達到高分,但後面可能還有更深一層的目的。可能是怕考差了被家長處罰、沒有面子、或是為了得到考高分的獎勵……,這時不妨就觀察的客觀事實,加上你猜想的目標拋出問題:「老師發現你剛剛考試時偷看隔壁小明的答案,發生什麼了事了?是你想拿高分嗎?還是你擔心考差了會被爸媽處罰呢?」

掌握到孩子的目標後,接下來就是進一步瞭解:「為何孩子要追求這些目標?」,探索孩子背後的動機與需求。當孩子為了不被父母處罰(目標),而選擇考試作弊(行動),背後的原因(動機)可能就是:希望滿足父母的期待。當然,孩子作弊行為絕對不可取,您也可以進行處罰。但當我們深入探討,就不會只看見表層問題,挖掘出深層的動機,才能提供孩子最根本的幫助。

學生都知道,我通常不會只給他一句:「這是規定,不用多說!」我都先問一句:「發生什麼事了?」讓孩子能自我陳述,同時我也利用時間觀察他的表情、動作,才有足夠的資訊做判斷。我一直都認為大部分的學生都能跟他講理,差別在於需要花費的時間、人力成本多少而已。

理解孩子背後動機之後,我會試著法規角度、常理分析、他人觀感……等不同角度切入,告訴孩子行為的錯誤,跟他解釋背後的問題、影響,並且提出我的看法及他需要負擔的行為後果、懲處。最後,我會讓他試著回到當下,如果可以重新選擇,你會怎麼做?

有時候會有人問我,處罰、記過不是比較快?的確,我知道這樣比較慢,也知道孩子的改變不是一時一刻。罵人、記過我不是不會,但我總覺得身為教育人,在這些處罰手法之前,我更希望他們明白自己的問題點,還有應該要肩負的責任。我希望教導他們的,不是順從而已,而是尊重與負責。你願意尊重這個制度、規定,這些都是你自己的選擇,所以犯錯了,你就該負起責任與懲處。我覺得這樣子才能真正讓孩子信服。

三、結語

彭瑜亮老師在《不用獎勵的教育之道》有一段話:「要記得學生時期受過的傷、犯過的錯、看過的風景。記得受過的傷,會讓我們接住別人接不住的孩子;記得犯過的錯,會幫我們同理別人無法理解的孩子。」

我求學時期也經歷過同學霸凌、老師歧視、親子衝突……。其實很多孩子身上的問題、際遇,也是我們大人成長過程中走過的坎坷,我們都曾有過一樣的困惑,只是當年的我們或許比較乖巧聽話,或是我們遇到了師長、貴人拉我們一把,避免我們今天成為社會的問題。那,回過頭來,為什麼我們今天不能拉這些孩子一把呢?

人在公門好修行。其實處理學生的過程也是自我修行,我們看似協助學生解決他們的問題,事實上,我也在觀照的自身內心的問題,很多時候,我成長過程的遺憾,也都在處理學生的過程中被療癒了。

我們都有一樣的困惑,但這次,我選擇教給孩子不一樣的解方。

參考書籍:

《一句教養:化解親子衝突,用薩提爾對話連結內心渴望》李儀婷 親子天下

《擁抱刺蝟孩子》陳志恆 圓神

《說不出口的,更需要被聽懂》胡展誥 遠流

《不用獎勵的教育之道》彭瑜亮 亮語文創

作者簡介
新竹市立三民國中 學務主任吳昌諭